北京中考政策解读:2026年九个关键调整
2025年北京中考再次迎来调整,不仅考试科目、分值体系发生变动,还将影响2026年的升学路径与择校逻辑,家长需提前布局、精准规划,UU老师将结合官方政策要点详细说明。
九个升学变化

“小四门”考核方式调整
生物、地理、历史、化学四门学科正式退出中考总分核算范围,转为“合格性等级考查”,仅作为初中毕业的基础依据,考生需达到C等及以上方可顺利毕业,等级结果不影响中考录取总分。
观来讲,中考总分科目减少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初中生的课业负担,但学业竞争压力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从2025年试题趋势看,中考试卷难度系数是增加的。无论考查九科还是五科,竞争压力依然存在。这就导致2026 年中考试卷难度系数不会下降,反而会有所上升。毕竟,选拔性考试必须有区分度,否则各区头部优质高中招生将面临困境。
初三毕业生人数激增
北京小升初阶段的生源高峰已逐步蔓延至中考中招环节。2026 年,北京初三毕业生将迎来生源高峰,总人数将突破 13 万,较 2025 年增加 1.7 万人,成为近年来参加中考中招人数最多的一年。预计到 2027 年,初三毕业生人数将进一步激增,达到 16 万余人,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普通高中计划扩招
北京2025年具有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344所,其中,公办普通高中有267所,民办普通高中和国际学校普通高中共77所。随着北京生源高峰来临,逐步向普通高中蔓延。预测2026年普通高中计划将扩招1万以上,扩招主要以公办高中校为主,但还是逃不开“僧多粥少”。
统一招生占比将持续下降
就中招计划结构来分析,统一招生投放计划2025年占比59%。2026年普通高中扩招的大量计划不会来自统一招生,即统一招生的占比会持续下降。
校额到校占比将逐步扩大
校额到校占比会逐步扩大。2025年起,北京全市所有初中学校均将获得校额到校名额,且名额占比不低于高中阶段学校50%的招生计划,多数学校的校额到校名额还将实现扩增,意味着更多初中生有机会通过此途径升入优质高中。据悉,目前校额到校计划占总计划比例26%,预计2026年,校额到校的占比会逐步扩大到普通高中总计划的30%左右。
集团直升计划将持续扩容
2025 年,北京共有 160 多所普通高中招收直升生,较 2024 年增加 90 余所;直升计划人数达 6900 多人,较 2024 年增加近 3000 人,增幅显著。
0.5+3直升制:初三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可直升高中。
2025年北京中考直升在提前批录取,且中考成绩不参与一分一段表排名,招生人数相比2024年扩招3452人。
“1+3” 培养计划规模将超 1 万人
2025年“1+3”培养实验招生高中校119所,总人数8795人;2026年人数铁定超10000人,为初二学生提供贯通培养机会。
2025年1+3项目市级实验校招生970人,区级实验校招生7825人,相比2024年区级实验校扩招2781人。
报名条件: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升学资格和同一学校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初二学生,可报名参加。
录取方式:实验学校结合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按照1:3比例确定面试名单,并按要求组织面试;经市、区教委认定的特色学校可组织相应专业测试,面试、专业测试方案经区教委审核后实施。
面试名单和面试结果在学校网站公布。各实验学校录取本校初中学生比例不高于培养总计划的70%,这就意味着外校学生有机会可以跨集团上学。
跨区中招计划不会取消
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整治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教育部整治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并非采取 “一刀切” 的方式全面叫停跨区招生,而是针对违规行为进行规范。因此,2026 年北京核心的中招跨区计划不会取消,但部分跨区计划可能会出现适度压缩的态势。
特长生纳入提前招生批次
2025年特长生录取纳入提前招生批次(26年延续提前批),且无需填报志愿。
报名条件增加非京籍:部分学校在特长生招生简章的报名条件中新增规定: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的非京籍考生也可报名特长生。
招生条件放宽:部分学校特长生招生条件放宽,例如,首师大附通州校区2024年报名该校艺术特长生成绩须达到600分(总分670分),得分率为89%;今年报名该校艺术特长生成绩须达到445分(总分510分),得分率为87%。
